首頁商品專區 大學八目石大學八目系列 格物-大學八目石
格物-大學八目石

商品編號:APPA990207000493
點閱率:719


格物-大學八目石
用途:紙鎮
大學之道: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﹔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﹔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﹔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﹔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﹔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﹔致知在格物。


NT. 250300

分享到




臺灣開始漢族文化的起源始於明鄭時期奠定下的儒學基礎,臺南的孔廟為全臺首學之始,
走進明倫堂映入眼簾的即為大學之道: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
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國﹔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﹔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﹔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﹔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﹔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﹔致知在格物。

本作品設計,是以大學八目為精神主軸,以日常生活的運用,結合台南在地陶藝家的手工技藝,融合孔廟的土壤(意涵性質),高溫窯燒,
創造出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共八款陶石。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





本作品之另意應用[文化創意之企業管理],在企業或團體中,管理是一門學問,當今許多主管領導經驗,許多都是透過傳承、閱讀、摸索、進而累積經驗,但是在實際成效上,如稍有不慎,常常會引發反管理效應﹔透過八目石文化的管理教育,讓員工的問題在尊重與關懷之下,獲得提升與解決,此乃文化創意的重要意義與價值。


 

格物致知意為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良知,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。《現代漢語詞典》解釋為: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。

「格物致知」最早出自於《禮記大學》: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。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,欲齊其家者, 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。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」《易傳·說卦傳》也認為:「窮理盡性,以至於命。」

其後到宋代理學家們如二程朱熹等人,進一步闡發這個意理,視「格物致知」為求學做人的重要功夫。程頤講:「今日格一物,明日格一件。積習既多,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。」朱熹講「所謂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窮其理也。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,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,惟於理有未窮,故其知有不盡也。是以《大學》始教,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,以求至乎其極。」

然而,宋明儒學另一分支陸王心學對「致知」提出不同看法,宋代陸九淵曾認為朱熹的「格物致知」的方法過於「支離破碎」。明朝王陽明在《大學問》寫道:「『致知』云者,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,致吾心之良知焉耳。良知者,孟子所謂『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』者也。是非之心,不待慮而知,不待學而能,是故謂之良知。」

明代羅欽順認為,「格物」就是人們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,是以「學問為主,而思辨輔之」。「致知」,就是人們進行思辨的理性活動,以「思辨為主,而學問輔之」。如果沒有格物,不接觸外界事物,就會使認識陷入空想,沒有致知,就會被各種事物的現象所迷惑,因而兩者必須相濟。

根據魯迅在《吶喊》的自序中的記載,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,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「格致」,即格物致知的簡稱。


TOP